1.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點擊新華訪談。每當高校新生入學之際,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總是這樣給貧困新生打氣:不讓一個大學新生因家庭貧困上不了學,國家助學貸款等資助體系會助你完成學業。張保慶說:“我最怕學生說我說話不算數?!苯裉煳覀兙桶堰@位說話算數的教育部副部長請進了演播室和廣大網民一同就國家助學貸款等熱點話題進行交流。您好,張副部長。(2005.02.23 14:03)
* [張保慶]:各位網友好!(2005.02.23 14:05)?
2. [主持人]:知道您要來,我們的網民非常踴躍,提了大量的問題。請您介紹一下我國助學貸款實施以來,幫助多少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2005.02.23 14:06)
* [張保慶]:到現在為止,通過國家助學貸款,資助了115萬大學生,實際貸出的數額大概是95個億。(2005.02.23 14:06)?
3. [主持人]:國家提出按新機制落實國家助學貸款,主要新在哪里?會帶來哪些變化?(2005.02.23 14:06)
* [張保慶]:國家助學貸款制度是1999年開始做試點,2000年在全國所有高校推開。推的過程中,就像同學們反映的,貸款速度很慢,老貸不下去。盡管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反復強調這件事情,來推動這件事情,但總是不理想。后來我們就發現,一個事情如果老是搞不下去,它總是存在著一些問題。(2005.02.23 14:07)?
* [張保慶]:因此從2003年的下半年,我們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開始做調查研究,到去年上半年,我們對原來的國家助學貸款制度從政策上到操作機制上,到組織實施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調整。正在調整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原來我們的貼息,同學們都知道,國家助學貸款貼息是政府貼息一半,自己支付一半。原來的貼息辦法是說學生一個周期是8年,在8年期間貸款學生都享受國家貼息一半。(2005.02.23 14:08)?
* [張保慶]:這樣就帶來一個問題,學校在校期間貼息還好辦,學生畢業以后再貼息就會帶來一些困難。另外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因為學生上學期間比較困難,還讓他付利息,畢業之后掙工資了,按道理說就應該自己付利息。我們這次調整就是調整為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他所有的貸款利息都由國家支付,自己不付。畢業之后,你在還貸期間,這個利息由學生自己支付。(2005.02.23 14:10)?
* [張保慶]:第二個就是還貸的年限。原來規定畢業生,不管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他畢業之后就開始還款。但是這些年來國家出現一些情況,有不少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后不能馬上找到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話,你叫他怎么還。但如果不還,按照過去規定就算違約,就算不誠信。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調整了,允許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后一至兩年內開始還款,然后再四年還清。這樣給學生更多的余地,也符合實際情況。這樣就把原來的從貸到還,8年期限實際上變成10年了,這對同學們是有好處的。這是政策上的調整。(2005.02.23 14:11)?
* [張保慶]:第二,操作機制上的調整。過去貸款為什么慢?因為按過去政策設計,所有的操作都由經辦的金融機構——銀行來操辦。什么意思呢?從學生提出申請、填表到審查這個學生的貸款資格,全部由經辦銀行辦,這套手續是很繁雜的,第二個是不了解學生實際情況,也很難把握好究竟誰該貸誰不該貸,這樣就造成發放貸款很慢,另外它的運行成本也特別高。根據這個情況,我們這次調整,把發放國家助學貸款的工作由銀行和高校共同負責。什么意思呢?就是前期的工作,從學生申請到審查合格,前期所有貸款手續都由學校來辦。辦完之后,經辦銀行尊重審查學校意見,就是經辦銀行不用再審查了,根據學校提供的人員名單和表格,經辦銀行根據這個就可以發放貸款,這樣就加快了發放的速度。(2005.02.23 14:12)?
* [張保慶]:第二個辦法,國家助學貸款的設計主要是針對20%的家庭貧困學生,如果發放額度超過了怎么辦?因此有一個包干制度。比如每個學校大致上,比如你有20%學生可以發貸款,一個學生一年發6000,假如這個學校有1萬學生,那應該有2000名學生可以享受國家助學貸款,一年可以貸出1200萬,把這1200萬全部給學校,學校在不超過這個1200萬的額度內,學校就可以定了,這樣銀行也照這個辦,這樣就可以減少許多程序。這是我們總結這幾年的經驗教訓之后的重大改革。(2005.02.23 14:13)?
* [張保慶]:過去為什么貸不出?因為商業銀行老擔心學生不還貸,有個風險問題。過去在風險上,雖然我們有一個大的政策,比如造成呆帳壞帳,國家可以沖銷,但是沒有具體規定。這次為了減少經辦銀行的顧慮,我們也進行了調整,就是設立風險補償金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經辦銀行每年的實際貸款發生額,給你提出15%的風險補償金。比如給北京銀行貸了3000萬國家助學貸款,15%就是450萬,那國家和學校共同負責,拿出450萬給你。這樣銀行就減少規律。這項制度的建立調動了銀行的積極性。(2005.02.23 14:14)?
* [張保慶]:另外就是加強組織領導。從這幾年的經驗來看,開展起來確實很困難,工作很細致,光靠銀行來搞是搞不成的?,F在怎么辦呢?現在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各級政府、各級教育部門和各個高等學校和經辦金融機構一個共同的工作。為此,在組織機構上也健全了,國家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全國性的國家助學貸款中心,各省也成立一個國家助學貸款中心,每個高校也要成立這樣一個機構或者抽出專人來負責這項工作,這樣從上到下對全國發放助學貸款的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都能夠有人及時來管,及時解決。這也是一個經驗教訓。主要政策調整就體現在這幾個方面。(2005.02.23 14:17)?
4. [網友]:請問張部長,如果大學的學費遠遠大于6000元/年(國家助學貸款規定的每年貸款最高限額)的話,剩余的一部分學費,我們學生怎么去承擔???謝謝回答!(2005.02.23 14:12)
* [張保慶]:這位網民提出這個問題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我們工作的著眼點主要是面向比較普遍的一般性的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因為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情況,全國普通高校的收費標準,就全國來講,大概平均不會超過6000塊錢?,F在每年發放貸款6000塊錢,基本上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至于個別專業,比如藝術專業以及一些很特殊的專業,比如讀MBA等,這些收費是比較高的。這一部分費用目前來講,超出的部分還要自己想辦法,國家現在還不能一下子管到說收多高的學費都能支付。但這是一個問題,是下一步需要好好研究的。(2005.02.23 14:18)?
5. [網友]:現在到銀行貸款一般都要信用擔保和財產抵押,但去銀行貸款的都是家庭貧困的學生,他們拿什么去做擔保和抵押?如果沒有信用擔保和財產抵押就貸不到款,那“國家助學貸款”豈不成了一句空話?(2005.02.23 14:12)
* [張保慶]:提這個問題是這位網友沒有弄清楚?,F在要信用擔保和財產擔保是指一般商業性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不需要這些東西的。只要所在學校的申請,學校會核準你家庭的情況,如果核準你屬于這個情況,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貸款。他講的是指一般商業性貸款。國家助學貸款,同學們不要忘記,為什么強調是國家助學貸款,這實際上是一種政策性貸款,是不同于一般商業性貸款。為什么這么講呢?第一,這個貸款是由政府主導的。第二,國家還要貼息的。第三,是由我們政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高校、銀行共同操作的。它不同于一般商業性貸款,所以不要混了,混到一起就麻煩了。(2005.02.23 14:20)?
6. [網友]:張副部長,你認為中國的國家助學貸款是畢業后一年就要償還嗎?還有,我們讀研究生的同學如果是公費的不可以貸款嗎?(2005.02.23 14:10)
* [張保慶]:可以,現在政策已經作出了規定,我們說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研究生。第二,如果你是個本科生,后來直接考入了研究生,貸款是分兩級來進行的,本科生貸款,研究生貸款。但是還款要等研究生畢業之后,你參加工作后才開始還款。還款的順序是先還在讀本科的時候貸的款,然后再還研究生時期的貸款。順序都是可以順延的?,F在公布的文件規定得很明確,講得很清楚。(2005.02.23 14:21)?
7. [某報記者]:請問教育部出臺的新政策中提到的“國家還將對高校5%的特困生,實行每人每月150元的補助”、“所有去艱苦地區和艱苦行業的學生貸款,本金和利息將由國家代償”,預計所需費用每年將是多少?所需資金如何解決?(2005.02.23 14:11)
* [張保慶]:為什么國家從去年4月份開始由中央財政撥款,撥出10個億,對家庭特困的學生實行每個月發150元生活費。中央國務院制定的關于資助高校困難生的政策是有一套的,不光是國家助學貸款,包括困難補助,包括要勤工儉學,包括減免一部分學費。國家發150塊錢,也是這幾年的一個變化,原來每年中央財政都發放2億,后來變成10億,這10億就要保證5%的特困生能吃上飯。是作為資助政策的一種措施。(2005.02.23 14:22)?
* [張保慶]:將來學生在學業結束之后,如果他自愿到國家指定的艱苦行業、艱苦地區去工作的話,由國家和學校代他償付貸款。應該說這也是一個新政策,因為一個學生響應我們的號召,畢業之后能到艱苦的地方去,到很艱苦的行業去,人家響應號召了,還讓人家負還貸的責任,這是不合理的。這個政策我們正在研究,大概近期就會出臺了?,F在初步政策設計時主要由國家財政承擔,國家財政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再明確一點就是中央和省級財政共同負擔大部分,同時可能有關高校也要擔負一部分,因為這些高校收了學費了。(2005.02.2314:24)?
* [張保慶]:我們設計時是包括高校的,但最終還要征求高校的意見,可能高校會提出這樣那樣的意見,但我們研究過來研究過去,我們認為高校應該擔負一部分。什么原因呢?因為你收學費了,既然收了學費,就應該拿出一部分來再還給學生,就是二次分配,二次分配是重點幫助這些同學。我們現在政策規定是國家拿大頭,高校也要承擔一部分。(2005.02.23 14:25)?
* [主持人]:出臺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2005.02.23 14:26)?
* [張保慶]:今年新學期開學之后就要明確下來,也就是3月份就要明確下來。(2005.02.23 14:26)?
8. [網友]:張部長,我已經等您好久了。我有一個問題,我現在在讀破格研究生,屬于自費生源。我去問學校能否辦助學貸款。學校說因為不是教育部門所屬,和銀行沒有這個協議。我應該怎么做呢?(2005.02.23 14:06)
* [張保慶]:現在政策涉及的不包括在職研究生,如果你屬于在職的,就是已經參加了工作,已經掙了工資。這個情況比較特殊,按照國家學位規定,不一定能夠讀研究生,但是讓你讀了,就說明學校作為一種特殊情況處理的,會有單獨的要求。所以情況比較特殊。如果你是這種情況,最后經過學校正式錄取你為研究生,如果你確實沒有工作,我認為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只要跟學校講清楚,我想這也是可以解決的。(2005.02.23 14:30)?
9. [網友]:去年事實停了貸款,請問這是何故?(2005.02.23 14:08)
* [張保慶]:我為什么反復講、反復推動呢?過去停了是錯誤的,是不應該停的。從去年9月份開學之后,為什么國務院多次開會,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反復在宣傳這個事情呢,就是發覺有些銀行私自停發了國家助學貸款。首先肯定是錯誤的,然后是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這一年來我們想盡各種辦法來推動這個工作,包括為什么進行政策調整,也是這個原因。(2005.02.23 14:31)?
10. [主持人]:在一開始助學貸款執行過程當中,還是有不完美的地方。(2005.02.23 14:31)
* [張保慶]:非常不完美。這就是有些銀行、有些金融機構雖然跟學校簽訂了協議,跟學生也簽訂了貸款協議,但是它沒有完全執行國務院制定的有關政策,找出種種借口停止發放貸款。這里面的主要原因在哪兒呢?拿出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怕學生還不了款。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些金融機構,說實在話,它根本沒有理解好國家制定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重要性,它不大理解,思想認識上沒跟上。它老認為這些可貸可不貸。(2005.02.23 14:32)?
* [張保慶]:再就是作風問題。因為國家助學貸款操作起來是比較復雜的,比如你簽一個協議,貸四年款是24000元,但這24000元又不是一次發給他,是按學期來發的,每個學期也不是一下子把3000都給他,可能一個學期分兩次來發,這本身固然要投入很大的精力,還必須承擔風險。舉個例子來講,他貸給學生24000塊錢和貸給一個企業兩億、三億所花的精力是一樣的,所以有些經辦人員就不愿意干這個事情。據我所知,承辦銀行上邊的總行還是很重視的,問題就發生在下邊經辦的支行、分行,甚至是辦事處,它不好好做這件事情,采取一種敷衍、搪塞的態度,才發生剛才說的問題。(2005.02.23 14:33)?
* [張保慶]:在貸款方面,還有一個政策機制調整,過去國家助學貸款實際上是帶有政策性的貸款,所以過去經辦銀行是只有國務院指定的。比如起初讓工商行一家承辦,后來規定工商行、建設銀行、農行都可以代理國家助學貸款工作。有些銀行認識到位了,領導重視了,就比較主動,很積極。那有些銀行就不積極、不主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采取對經辦銀行招標的辦法。(2005.02.23 14:35)?
* [張保慶]:我們有一套很完整的招標協議,標書上寫得很清楚你需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我們雙方承擔什么義務,都寫得很清楚。你一旦中標了,還不按時給學生發放貸款,就算違背了標書的規定,要追究這個銀行的責任。這是第一。第二,每個經辦銀行在和每個學校談國家助學貸款時還要再簽一個協議,把雙方的責任、權限、義務講得很清楚,如果不按時發放貸款,學??梢愿嫠?、罰他。(2005.02.23 14:37)?
* [張保慶]:這次如果按照招標的形式來中標,因為你自己去中標,你參加投標,你愿意承擔這個工作,不是強派給你的,所以你必須按照標書的要求,按照簽訂的協議來辦事。根據現在的情況,凡是按照招標形式來中標的這些經辦銀行,現在的作風和態度確實跟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2005.02.23 14:37)?
?
11. [主持人]::銀行的招標大概在什么時候舉行?中標結果什么時候出來?(2005.02.23 14:38)
* [張保慶]:政策的最后完成,國務院發出文件是去年7月份,經過8月份一個月的準備,我們要求全國所有的高校都應該在3個月內完成經辦銀行的招標工作,要開始發放貸款。后來中央部委的115所高校是在去年的12月份全部完成了經辦銀行的招標、協議的簽定工作。全國來講,有21個省也完成了前期的工作,但是還有7個省只完成了部分招標,為什么部分呢?把省里的高校分成兩批,有的完成了第一批高校,第二批高校還沒有完成。(2005.02.23 14:39)?
* [張保慶]:另外,到去年年底還有6個省沒有完成這個招標工作。今天我來之前給各省打電話,到今天為止還剩下3個省沒有完成招標工作。因為不完成招標工作就沒辦法啟動。(2005.02.23 14:40)?
* [主持人]:國家對3個省沒有完成招標工作有沒有懲罰措施?(2005.02.23 14:41)?
* [張保慶]: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催辦了。我們和財政部已經聯合派出兩個組到這幾個省督辦。我們要求不管什么理由,今年春季開學前必須完成,必須開始啟動國家助學貸款,這是毫不客氣的。哪個省做不好,哪個省的主要領導是要負責任的。(2005.02.23 14:41)?
12.[主持人]:網民更關心的是在明年執行過程當中會不會出現款貸著貸著就停了的情況。(2005.02.23 14:42)
* [張保慶]:他們的擔心不能說沒有理由,但我可以這樣說,絕大部分地方高校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為什么說絕大部分呢?因為現在還有3個省沒有完成招標。為什么沒有完成招標呢?就是參加招標的銀行把風險補償金比率定得很高,比如國家統一規定在15%左右,有的銀行定在90%、80%、40%,那就太高了。這樣經濟有困難或者財政有困難的省就很難承擔這么高的風險補償金。一個是不合理,銀行要求這么高的風險補償金是錯誤的。(2005.02.23 14:43)?
* [張保慶]:另外也出了一個難題,就是完不成。最近我們跟這3個省商量,如果確實有些銀行不愿意來招標或者把標底定得很高,也得辦,那就采取議標的形式,采取跟銀行協商的辦法,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比如海南省,招標幾次不成功,最后由省委跟銀行商量,因為現在每個高校在銀行都有個帳戶,存款也存在這個銀行里面,貸款也向這個銀行貸,每個高校幾乎都有這種情況。所以海南省政府規定,現在哪個銀行接收高校的存款,那你就應該承擔這個學校的國家助學貸款工作。(2005.02.23 14:44)?
* [張保慶]:這里面帶有一點強制性。因為這是具有協商性質或者說帶有一定強制性,那這些銀行的工作如果做不好,很可能產生說不給你貸了還給你貸,但是貸的速度很慢或者過一段時間找個借口停貸,很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是請同學們放心,從國家來講,絕對不會讓這種現象發生。我們已經派人加強日常性的監督,就是每天查查這些地方的情況怎么樣,一旦發生這樣的問題,我們會絕不客氣,按照現在的要求,要追究責任。(2005.02.23 14:45)?
13.[網友]:請問張部長:如何確定貧困學生?貧困的標準是什么?對于支邊和艱苦專業怎樣劃分?(2005.02.23 14:18)
* [張保慶]:這位網民提出的問題很對,貧困生的標準制定起來是比較麻煩的。因此,現在全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所謂家庭貧困的標準。但是我們有一個要求,每個地方都可以根據當地,就是現在社會失業保險里邊,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統統算為貧困學生,所以這個貧困線標準因地制宜的。因為現在學校的生源不大一樣,有些學校根據省的規定,根據當地政府的規定,然后再根據本校的情況也可以定一個貧困線標準。根據我們的整個調查發現,有些高校貧困面更大。比如我們現在知道的農業院校,因為農業院校招收的許多學生大部分是農村的,比如林業,搞化工、水利等這些方面的,占的比例比較大,對這方面,教育部、財政部要進行調整。比如中國農業大學學生貧困面可能占到30%,清華、北大可能占到10%。(2005.02.23 14:50)?
* [主持人]:有沒有名額限制?(2005.02.23 14:51)?
* [張保慶]:應該說有一定名額限制。政策規定,全國高校平均下來只能貸20%,這樣有一個大的限制。但是具體到每個高校來講不一樣,可以做一些調整,有的高??赡芙o?10%。全國發放國家助學貸款按照20%考慮,從這點講有一個限制。另外具體到高校里可以進行調整,比如北京地區,清華、北大可能只按照10%的包干,中國農業大學可能按照30%的包干,總的20%不能變,但里邊可以進行調整。(2005.02.23 14:51)?
* [張保慶]:現在講的所謂艱苦地區、艱苦專業也有一個大概的規定,一個是到西部地區算是到艱苦地區。一個是到少數民族地區,到老區,到邊遠的山區算艱苦地區。艱苦專業,現在農利水算艱苦專業,還有就是教師。(2005.02.23 14:52)?
* [主持人]:網民從哪里可以找到資料來參照?(2005.02.23 14:52)?
* [張保慶]:從教育部可以查到。(2005.02.23 14:52)?
14.[主持人]:有網友問:怎么監管對于艱苦地區、艱苦行業的界定?如果我托關系開了這樣的證明,但我實際去了不艱苦的地區和不艱苦的行業,主管部門如何知道?怎么監管?(2005.02.23 14:58)
* [張保慶]: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問題,開個證明說他到了艱苦地區,這恐怕是不行的。為什么?比如說到艱苦地區、艱苦專業去了,我們減免貸款。這個操作是不能靠申請的,因為大學生9月份畢業的時候,他去的方向和單位,學校是要知道的。特別是到艱苦地區、艱苦行業的,恐怕都要經過艱苦行業、艱苦地區跟學校商量。不能說他開一個證明說去了艱苦行業、艱苦地區,是不能這樣操作的。但反過來講,如果有個別人要搗鬼,要搞一些虛假的東西,那是另外的事情。第一,如果你搞弄虛作假,這是錯誤的。第二,如果發現了,那就不客氣了,因為這是個道德問題。(2005.02.23 14:58)?
15. [網友]:謝謝張部長剛才的問答,我現在在江蘇讀書,我去辦理助學貸款的時候,他們明確告訴我,公費生不在考慮范圍之內,我的一切手續都齊全了,可是他們說我是公費就一票否決了,我的家庭也非常的困難,國家的補助根本就不夠生活費用,所以很想貸款,請問我還有機會嗎?因為我們這兒好象一年只有一次貸款機會就是每年的秋季時間,其他的時間沒有人辦理,我現在可以直接到銀行去辦理嗎?(2005.02.23 14:29)
* [張保慶]:這位同學還是沒有講清楚,什么叫公費呀?單位給拿錢了就算公費了。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兩個問題。國家助學貸款要支持的是學生在學習期間的困難,不能把家庭包括進去,家庭困難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家庭困難不在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之列。家庭有困難可以,家庭可以搞一般商業貸款。(2005.02.23 15:01)?
* [張保慶]:一般情況下是集中操作的,因為每年秋季開學,對每年新生都要搞一次貸款工作審議。因為老生,凡是該貸款的都貸完了,因為一貸款是4年,所以說是秋季每年集中操作一次。但也不排除這個學生家庭里邊,比如秋季開學錯過這次集中辦理之后,比如家庭發生特殊事情需要申請,也是可以的,不是不可以的,那就需要他向學校提出申請,由學校跟經辦銀行商量,從國家政策講是可以考慮的。只要有特殊困難,學生一定要主動跟學校反映,也要主動跟銀行接觸,不要自己悶在那個地方,那就麻煩了。(2005.02.23 15:02)?
16.[網友]:我是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因為欠了很多學費,聽說學??赡軙畚业漠厴I證和學位證,這樣我就無法找工作。請問您對這有何看法?(2005.02.23 14:30)
* [張保慶]:我的看法是這樣,現在高校也向我反映,確實是一個很難辦的問題?,F在一方面,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求高校絕對不能因為學生交不起學費而把他拒絕于校門之外,這是國家要求的。這樣我們每年開學之后,有相當部分同學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由學校根據你的情況和銀行商量采取各種辦法進行資助,這是政策的一方面。但是現在學校確實發生這種現象,拖欠學校的學費也越來越多。(2005.02.23 15:03)?
* [張保慶]:現在據我了解,有許多高校這些年累計起來,學校欠學費達到幾千萬。這樣也不正常,反過來講也影響了學校的正常運轉。學生交學費也是應該的,你交不起學費可以申請減免,可以申請貸款,也可以申請崗位,也可申請獎學金、助學金,但是不應該欠交學費,這是我的辦法。你在學校期間,學校老催你交學費,你老不交學費,甚至有個別學生拒不交學費,這是錯誤的?,F在還不允許高校因為沒有交學費而扣學位證書,但是學?,F在很為難,有的學生就拒不交學費。(2005.02.23 15:03)?
* [張保慶]:現在我們也在研究辦法,到底應該怎么辦??偟南敕ㄊ?,你經過審查了解,本來有能力交得起學費而拒交學費的,對這類學生我們也絕不姑息。一個是勸說你趕緊交學費,如果你不交,學校是有權作出一些決定的?,F在部屬高校都是重點高校,平均下來每個學校學生欠交的學費達到三千萬元以上。所以所有欠學費的學生都要考慮,如果你確實交不起,家里困難,按照正常情況申請。(2005.02.23 15:04)?
17.[網友]:張部長,到目前為止,有相當一部分學校的學費都超過了10000元/年,比如吉林大學的經濟信息學院(學校直屬學院,不是二級學院),那里面的家庭貧困學生的學費問題該如何解決???謝謝回答!如果交不清學費對一個學生來說意味著沒有畢業證!以前交過的學費也將起不到作用??!謝謝回答?。?!更不用說找工作了,哎?。?!(2005.02.23 14:48)
* [張保慶]:他的情況比較特殊。從國家高校收費政策上有規定,一般收費不能超過學校日常生均運行經費的15%。計算完整意義上的培養成本是很復雜的,現在很多學生不大了解這里邊的區別,真講運行成本包括許多東西,包括這個學校建學起來的基建、征地、設備折舊,包括所有的東西都要算到學生頭上去。(2005.02.23 15:05)?
* [張保慶]:現在規定日常運行成本,基建不包括進去,只包括這個學校里老師的工資、日常的水電費,就是保持學校日常運轉的經費,這比培養成本要少算了很多。我說要真正計算完整意義上的人均成本,一個學生不僅是一萬、兩萬的問題。后來有一個學生反駁我說,現在有的學校收幾千塊錢都運行得很好?,F在收四五千塊錢運行得很好,那是日常運行經費。(2005.02.23 15:06)?
* [張保慶]:現在回過頭來講,現在的日常運行成本,我大致算了一下,理工科一年得15000塊錢左右,文科得12000—13000,醫學至少學習四萬,藝術院校的學生至少需要10萬以上?,F在我們有一個大的規定是不能超過15%。平均全國的收費沒有超過5000塊錢的。但是政策還有一條規定,一些熱門專業、熱點專業,包括通訊、計算機,是允許學校在原來這個規定標準上上浮的。(2005.02.23 15:07)?
* [張保慶]:現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的學校打著熱門專業的牌子,把一些收費標準提高了,這個我們也是不允許的。剛才這位網友講的吉林大學經濟信息學院一萬塊錢的收費標準,這不是國家規定的,這是學校作為熱門專業來定的。我們首先應該肯定,據我所知,定一萬塊錢還不算高的,現在平均起來基本上大致如此。這樣產生兩個問題,就是說家庭確實有困難,那你在專業選擇上就要想一想,如果這個事情靠國家解決得這么細,這是不現實的。另外,你實在要讀,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上還沒有考慮到把特殊專業作為一個主要對象來考慮。(2005.02.23 15:08)?
* [張保慶]:這個問題我的答復就是這位網友提出的問題是對的,需要研究,但是現在還不能一下子把工作細致到專業的收費標準上。說句不客氣的話,有些困難恐怕需要他自己解決。但如果說確實有困難,他也可以申請減免。我可以告訴他,如果他家庭確實有困難,他可以直接到吉林大學這個學校申請,我付不起這么多,可以申請減免,就看是全免還是半免。如果學校不行,他可以直接跟我說,我可以幫他跟學校協商減免他的學費。(2005.02.23 15:08)
18.[某報記者]:能否請張部長回答,民辦高校大學生何時也能得到國家助學貸款?謝謝!(2005.02.23 14:50)
?* [張保慶]:按理說國家助學貸款應該包括民辦高校的學生。但是現在設計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主要針對公辦普通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但是現在有些省已經自己決定把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延伸到民辦高等學校,有幾個省已經這樣做的,這個我們是提倡的。(2005.02.23 15:11)?
?* [張保慶]:第二,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對民辦高校的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怎么辦的問題。工作是逐步往前推的,現在公辦高校搞得都還不太理想,由于民辦高校生源比較復雜,民辦高校錄取分數線也比較低,所以它的有些情況還比較復雜,但這是個問題,我們正在研究。我覺得總體方向上來看,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應該包括民辦高校,但是要在民辦高校里要搞,具體政策規定可能要跟公辦高校有所區別,這個工作如果搞得順利的話,我想明年會出來。(2005.02.23 15:11)
19.[網友]:貸款只是治標。絕大多數學生關心的就是這兩個問題:學費為什么這么高?擴招帶來的教育質量和就業問題如何解決?在這些方面為什么家長和學生沒有監督權?這是大家最最關心的問題!(2005.02.23 14:58)
?* [張保慶]:恐怕還不能這么簡單地講。我給同學們講一講,因為我經常接觸到一些學生,如果像過去那樣不收費的話,我們的困難不就小多了。這個話也對,但不完全對。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的高校都不收學費,全部靠國家支持,這就造成我們中國的高等教育在規模上遲遲得不到發展。我這里有一個數字,1965?年的時候,全國高校在校生是60多萬人,每年招多少學生呢?每年只招16萬人。發展到現在,現在普通高校在校生已經是1350萬,每年招收的學生達到?450萬。(2005.02.23 15:13)?
?* [張保慶]:我說這話是什么意思呢?因為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了,如果我們想把高等教育發展得快一點,光靠政府拿錢是辦不到的。那這就有一個選擇,要么就保持過去的小規模發展,要么就發展快一點。要發展快一點的話,那就必須堅持以國家投入為主的同時,要多渠道想辦法來增加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收費是一條措施之一。我跟同學們講,這幾年我國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夠這樣快地發展,主要靠三條。第一,貸款。第二,收費。第三,這幾年大力搞學校后勤社會化改革。1998年340萬人到現在1350萬,這幾年凈增加一千萬,不光是靠國家投入來發展的,而是靠我剛才說的這幾種辦法來發展的。(2005.02.23 15:14)?
?* [張保慶]:中國今后高等教育的發展,一方面政府要不斷增加投入。另一方面,也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對培養成本要逐步建立起一個由國家、社會、學生家長或者個人合力分擔的機制。意思就是說發展高等教育需要投入,都分擔一點。但我們一再講,高等教育的發展是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分擔一點就是要收費,但收費的標準絕對不能高,收費只能說對國家投入不足的一種補充,但絕對不允許以收費來代替國家投入。第三,既然收費了,肯定加重了一些學生的困難,因此,就必須要同時做好資助高校困難生的工作。這是一套連在一起的。(2005.02.23 15:15)
?* [張保慶]:國家的政策是非常嚴格的,現行的高校收費標準是2000年定的,從2000年到現在,每年經國務院批準都是要求各地維持這個標準,是不能再提高的。2000?年設計政策標準平均收4000塊錢。高校收兩種費,一種是學費,一種是住宿費。除了這兩種費不準收別的費用。再一個就是收費不準高。都有嚴格規定。但是現在我不得不承認,在有些地方、有些高校變相提高收費標準,這是錯誤的,這是我們堅決反對的。去年我們查處了幾十所學校,凡是違規收費一律退回,但可惜有些學校還這么搞,這是我們今年整頓高校收費的一個重點項目,還要整頓治理。(2005.02.23 15:15)?
20.?[網友]:張部長下午好!請問:教育部是不是無權干涉高校學費定價?(2005.02.23 15:04)
?* [張保慶]:不對,教育部有權利規定。我們對收費是怎么規定的?對全國高校的收費標準和收費項目,是由教育部提出意見,財政部、國家計委同意后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省級政府可以根據在國家制定的總范圍之內,可以具體規定這個地方高校的具體收費標準。比如我們規定住宿費是800—1200,學費不能超過5000塊錢,省級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決定,比如他的住宿費可以收800還是1000,是在這個范圍內做文章的。(2005.02.23 15:17)?
??* [張保慶]:除了中央和省級政府有權決定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之外,其他任何人、任何單位都沒有權利來決定這個事情。從政策上講,教育部一直在管。至于在管的過程中,有些地方、有些高校違背國家的規定在那兒亂收費,這是錯誤的,這就是我們治理查處的重點。(2005.02.23 15:18)?
* [主持人]:如果違規了怎么罰?(2005.02.23 15:18)?
* [張保慶]:第一,所有收入全部沒收。第二,情節嚴重,校領導撤職。(2005.02.23 15:19)
21.?[主持人]:網友問道:我想問問張部長,您認為國家在分配教育資源的時候,在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間孰輕孰重,我們是不是應該把義務教育搞好,然后再談高等教育的問題?(2005.02.23 15:22)
?* [張保慶]:學生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他對這個問題還是有思考的。我們的看法是,義務教育多少年來我們一直提的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先抓好義務教育。但同時我們也提倡高等教育也必須搞上去。變句話來講,現在中國整個教育事業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兩個重點,第一,義務教育。每年國家的錢大部分是花在義務教育階段。(2005.02.23 15:23)?
??* [張保慶]:歷屆政府對義務教育都很重視。這是對的,因為義務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可以說是一切工作的基礎,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素質的基礎,如果義務教育搞不好,談不到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也談不到搞“四化”。但是光抓義務教育而忽視了高等教育,那也是很危險的。(2005.02.23 15:23)?
?* [張保慶]:為什么這樣講呢?義務教育是打基礎的,但高等教育,現在人才競爭很激烈,人才和科技成果最終都要從高等教育出來。如果高等教育上不去,那國家繼續的人才,國家需要搞的科研項目,國家直接面向經濟和社會發展這個戰場的很多問題解決不了,這樣下去,國家上不去。(2005.02.23 15:24)?
?* [張保慶]:世界上有兩種發展模式,有些國家確實只搞了義務教育,也有些國家不搞義務教育,光搞高等教育。我認為他們那種搞法都不對,所以我們國家盡管經濟實力有限,但我們一直堅持在重點搞好義務教育的同時,也必須下大力氣搞好高等教育。因為這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問題,如果光搞義務教育,不搞高等教育,人才出不來,科研成果出不來,那也不行。(2005.02.23 15:25)
22?.[主持人]:網友問道:現階段我們國家的發展水平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學生,國家在擴招方面的大量投入是超前的消費行為嗎?(2005.02.23 15:29)
?* [張保慶]:這位網友問題想得太窄了,沒有想到全局。首先要解決一個概念,現在大學生是不是多了?我認為不多。為什么這么講呢?我們是13億人口,我們搞到現在才是?1350萬在校生,只占人口的1%。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要振興中華民族,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選擇了通過發展科技和教育來應對世界激烈競爭和挑戰的措施。21世紀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2005.02.23 15:30)?
?* [張保慶]:我們是13億人口,才1350萬大學生,這個數量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甚至跟一些發展中國家比,也不能說我們就比人家多。因此從戰略角度考慮,從一個民族的長遠角度考慮,高等教育不能說在校生多了,更談不上超前消費問題。從我的思想來講,讓更多的人能夠接受高等教育,讓更多的人能夠上得起大學,能夠順利完成學業,這恐怕是我們這些人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F在差得還遠著呢。(2005.02.23 15:31)?
??* [張保慶]:所以這個網友只看到了現在有一些大學生沒有找到工作,但他還沒有想清另外一個問題。我要講這樣一個觀點,高等教育發展的規模要滿足兩個需求,一個是國家建設對人才的需求。一個是滿足社會的需求。什么意思呢?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說老實話,現在上大學的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那獨生子女的父母哪個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學,甚至上優質的大學。我們認為這個東西是無可非議的,也就是老百姓現在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這個是無可非議,是應該保證的。從這個角度講,現在的差距還很大很大。(2005.02.23 15:31)?
?* [張保慶]:如果我們教育長期不考慮這個問題,那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國外去學,甚至把高中生送到海外去學,那怎么能行?從這個角度講確實差得很多。(2005.02.23 15:32)?
?* [張保慶]:第二,滿足國家需要。這位網友講得話也對,我們講是讓更多的人上大學,但不是讓所有人都上大學。單純從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來講,我覺得現在1350萬的規模是可以了,關鍵是質量,關鍵是培養出來的人能不能夠適應國家的需要。所以現在教育的難點,假如國家有這個財力把高等教育發展快一點,既能夠滿足社會需求,也能夠滿足國家需求,那再好不過了。但現在確實沒法做到兩個需求。所以現在我們的出發點,首先滿足國家的需求,這是辦教育的目的。(2005.02.23 15:32)
?* [張保慶]:同時,必須考慮老百姓的需求,而且盡量把供求關系緩和。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難點。所以我們講教育難難,我是長期做教育規劃的,難點就在這個地方。(2005.02.23 15:33)
23. [網友]:張部長,我從來沒有在學校里見過教育部來的人。據說每年都來幾次。(2005.02.23 15:21)
?* [張保慶]:這位網友講得話很對,作為教育部的官員講,應該多到基層去,多到高校去。但中國這么大,教育部領導就那么幾個,如果要跑到每個學校去也難。但是我可以告訴這位網友,我是經常在下面跑,特別是到貧困地方跑得很多,但也不敢說跑到每個學校了。但這位網友的愿望很好,希望見到教育部的官員,希望跟我們直接對話,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一位建議。當然也請他原諒,我們盡量做,但要做到每個學校,我不敢保證。(2005.02.23 15:35)?
24.?[某報記者]:張部長,您提到“如果學校不行,他可以直接跟我說,我可以幫他跟學校協商減免他的學費?!闭垎栍龅酱祟悊栴},一般貧困大學生如何才能聯系到您并向您反映問題?(2005.02.23 15:12)
??* [張保慶]:直接寄到教育部,寫我的名字就可以收到。我現在平均每天接到的信至少是20封,信我是必須看的。對于這樣的信我必須看,我每天下班之前必須把每天接到的信看完??赐曛笥腥N處理辦法。第一,比如他提的是建議,建議我們應該怎么做怎么做的,這類建議凡是對的,我們確實都在認真考慮。第二,我批了之后管用的我肯定要批。比如有些地方,部屬高校的學生來信或者地方高校的學生來信,只要我認識那個省的主要領導,我熟悉,我批給他能辦的,我直接批給他。(2005.02.23 15:36)?
?* [張保慶]:至于直屬高校學生來的信我都會批給那個學校的書記和校長,行和不行都得答復。還有一種情況比較特殊,有的學生千萬不要把我的信轉到地方去處理,怕打擊報復。對這種情況我就叫秘書復一個條子說你來的信我收到了。我每天收到的信很多。(2005.02.23 15:37)
25.[網友]:保慶,你能否公布您的E-MAIL信箱呢?(2005.02.23 15:18)
* [張保慶]:可以公布的,但是我現在記不準。(2005.02.23 15:39)?
* [主持人]:張部長接收、處理書寫的信件更順手一些。(2005.02.23 15:40)
26.[某報記者]:請問未完成的3個省里面是否包括四川???(2005.02.23 14:44)
* [張保慶]:河北省、內蒙和甘肅。(2005.02.23 15:43)
27?.[網友]:雖然部長說教育成本很復雜,但大家都很希望公布出來教育成本的演算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進行監督是否合理,才可能口服心服的!這樣的事不應該很難吧?另外教育資金的使用也應該都監督,哪些該用那些不該用也要大家說說。(2005.02.23 15:14)
?* [張保慶]:這位網友講得非常對。有關部門在如何計算培養成本上還不一致,財政部、國家計委和教育部在計算培養成本上意見還不太一致。這位同學不用擔心,我們是要公布的,現在我們要求把運行成本要公布,把培養成本也要公布,這就是將來治理亂收費的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國家計委在開展工作,財政部也在開展工作,我們也在開展工作,將來計算的辦法和計算標準,我想今年都會有眉目的,將來都會公布的。(2005.02.23 15:45)
28.?[網友]:另外,大學學費只是大學收費中的一個大部分,其它的收費是不是也應該規范?比如學生用水用電好多學校都規定了比較苛刻的使用定額限制然后讓你超出后收高價,還有諸如重修費、二考費、上機費、生活備品費、學習材料費、耳機費、體育館上課費.......等等。這些收費的尺度都是各校自訂自收,如不加以規劃恐怕也會象中小學濫收費一樣了?,F今靠自覺來合理收費恐怕不現實了(2005.02.23 15:24)
?* [張保慶]:這些費用基本上是錯誤的。應該說現在基本上還是存在督導查處不夠有力。比如開水費、電費,你收人家的學費里面、國家撥款里面就包括這些費用的,再收是不應該的。經過我了解的情況來看,有些學校如果規定比較合理,也存在值得認可的地方。(2005.02.23 15:45)?
?* [張保慶]:什么意思呢?有些學校是為了防止浪費,比如有一些學生打開水打得很多,比如有的學生用電用得很厲害,有些學校的電容量有限,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它的費用不應該很高,而且管理辦法不是只有一個。但有個別學校確實是變相向學生多收費,這是錯的。(2005.02.23 15:46)
29.[主持人]:有網友問道:應試教育是摧殘學生的身心健康,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取消?(2005.02.23 15:49)
* [張保慶]:應試教育我也研究了十幾年。我講得應試教育從本質上理解就是一味追求智力的教育是應試教育。我的看法,它的本質就是沒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只追求智育,其他全部忽視,讓這個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這是一個本質性的問題?,F在為什么說要搞素質教育,反對應試教育?但這個現象為什么老是杜絕不了,我的看法確實很復雜。(2005.02.23 15:50)?
* [張保慶]:首先教育部門有問題。教育部門在課程的設置上、教學大綱的設置上,在學校的教學課程安排上以及對學生成績的比評方面都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第二,跟中國整個的教育水平有關系。為什么在小學、初中階段應試教育就沒這么厲害了呢?因為我們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都得上,所以就不是這么厲害。但是到高中階段就越來越厲害,為什么呢?畢竟現在不是每個高中畢業生都能上大學的。到現在為止,我們奮斗了這么多年,全國平均只有60%的高中畢業生才能受高等教育,包括大專,包括本科。淘汰率是很高的,只要有淘汰率,肯定避免不了要對付考試。(2005.02.23 15:50)?
* [張保慶]:還有就是現在高校和高校之間,地區和地區之間不平衡,差距很大。家長都希望把孩子往好的學校去送,一方面情有可原,另一方面就造成了競爭。第三,跟社會觀念有很大關系。雖然我們這些年搞職業技術教育,搞教育觀念的轉變,但不得不承認現在家長望子成龍、望子成鳳,很早就給孩子規定出一個發展道路,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上好的大學,這個導向也很厲害。本來小學、初中,教育部規定是就近入學,可是現在呢?好多家長非要把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要上好的幼兒園,然后上好的小學,再上好的初中,這樣就引起了一系列不必要的競爭,學校沒辦法只能通過考試,誰成績好就要誰。(2005.02.23 15:51)?
* [張保慶]:這種現象絕對不是教育部提倡的,但中國國情決定了不可能把所有學校的水平都變成一個水平。應試教育讓我看大概會長期存在,但現在我們正在著手,本來搞了許多課程改革,本意都是想減輕學生的負擔,結果卻沒有減輕。我舉個例子,去年大家都說課外輔導很厲害,重慶市教委發了一個規定,中小學放學之后,星期六、星期天一律不準搞課外輔導活動,結果學生家長不干了,到教育廳去示威要求撤掉這個決定。這就反映一種社會現象,因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教育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平衡、不完善、水平差異比較大的情況,再加上人們的觀念是需要逐步轉的。比如這幾年發展高職教育,結果家長不同意,現在造成高職不去上,都去上大學。(2005.02.23 15:52)?
* [張保慶]:所以我覺得這將是一個長期的現象,不管怎么說,要提倡素質教育,抵制應試教育,但我看恐怕只能說逐步糾正。治本最主要的辦法就是盡量促進不同學校之間、不同地區之間教育均衡發展,但很難。同時希望轉變家長的觀念,同時改變對學生的評估體系,什么叫好學生,什么叫差學生。這些事情說可以,但落實起來就很困難。(2005.02.23 15:52)
30.[主持人]:網友們有一個請求,張副部長能不能告訴我們教育部或者其他相關部門的咨詢熱線,這樣可以隨時咨詢。(2005.02.23 15:54)
* [張保慶]: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部里有幾個咨詢網絡,比如你要搞就業方面的咨詢,現在信息中心有一個大學就業咨詢網絡。比如你要查詢高校設置的專業等,我們也有一個咨詢網。比如你要查詢高校的情況,現在也有一個網。如果你要查詢各地教育情況,我們也有一個網。網民可以上教育部的網站:www.moe.edu.cn(2005.02.23?15:55)
31.?[主持人]:網友“老有所思常憂國”說道:想通過您向周部長發出邀請,讓他時不時地到發展論壇來看看,以普通網民的身份與網民進行交流。(2005.02.23 15:57)
?* [張保慶]:我轉告,我相信他會來的。(2005.02.23 15:57)
32. [網友]:在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統考之際,復旦和上外兩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昨天再度建議:“該項考試不妨取消!”?實際上,兩位老教授都是外語教學的國內名家,之所以不贊同四六級統考,系出于日漸由“工具”異化為“敲門磚”的趨勢。(2005.02.23 14:19)
* [張保慶]:我們要求中國的學生在學好中文的基礎上,現在有些學生連中文都講不好,那也是個問題。在學好中文的基礎上,盡量把英語學好。這個沒別的意思,這是整個世界潮流發展的需要,也是將來同學們畢業以后建功立業的需要。關于四六級考試問題,里面有不少弊端,我們正在研究。本來四六級考試應該和學生的畢業文憑有關系,甚至他爭取到國外學習等都是聯系在一起的,是互相關聯的。(2005.02.23 16:00)?
* [張保慶]:但是我也承認現在有些地方的四六級英語考試考得不好。一個是題目出發上有問題,所以有的學生考試分數很高,但水平不是很高。第二個就是有些學生搞舞弊行為。這個事情我們正在研究,關于大學的四六級英語考試問題我們正在研究改革的辦法,這里邊存在的弊端我們是清楚的。(2005.02.23 16:00)
33.[主持人]:最后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跟我們的莘莘學子以及網民對話,謝謝您,本次訪談到此結束。(2005.02.23 16:01)
[張保慶]:謝謝新華網,謝謝大家!再見。(2005.02.23 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