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開學在即,在許多家庭為子女升入大學而高興的同時,貧困地區的諸多貧困學生家庭仍在為如何湊足子女的學費甚至是路費而犯愁。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第一中學宏志班學生劉穎就面臨著這樣的窘境。學校馬上就要報到,而父親才為她籌集到了500多元的路費,將近7000元的學雜費尚無著落。像劉穎這樣的貧困學生并不是個例,有許多貧困學生家庭面對高額的入學費用發愁,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有關專家呼吁,對于這樣的貧困學生,國家應當對助學貸款等政策進行調整,將貸款環節前移,讓貧困生能夠更方便地獲得貸款。 首先是國家助學貸款申請環節前移。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就可以申請貸款,改變目前進校后再申請的方式。在甘肅省會寧縣,受到經濟條件差影響和對進校后能否順利申請到助學貸款的擔心,一些學生盡管高考成績理想,卻不敢報名?;虬l達地區高校,而是挑選學費少的農林、師范等院校,結果造成了一些考生高分低就,上不了理想學校;同時,這些院校以地方居多,貸款、勤工儉學的機會相對較少,反過來又造成了上學難和就業難,進一步增大了家庭和社會的壓力。將助學貸款申請環節前移,能夠使一些家境貧困的優秀考生放心地選擇更好的學校就讀,避免大量考生高分低就。 加強生源地貸款,使之在一定時期內成為國家助學貸款的有益補充。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調整需要過程,而作為國家助學貸款的補充,生源地貸款在支持貧困地區學生上大學方面,有重要的優勢和作用,可是由于受現行信貸支持政策不完善和商業銀行在農村布點少等因素影響,許多貧困學生在上大學前實際上無法得到這一幫助。 據介紹,信用社等機構為了降低金融風險,大多對貸款作了嚴格規定,這些規定在降低貸款風險的同時也嚴重影響了放貸積極性。助學貸款雖然是一種周期長、放貸風險大、收益相對低的貸款種類,但作為國家助學貸款的有益補充,國家應當進行貼息等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