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介紹:
她永遠和名牌無緣,也從不逛專賣店,但她卻并不抱怨,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上天雖然給了她一個不富裕的家庭,卻賦予她敏銳的頭腦和戰勝困難的勇氣。雖然在物質條件上她輸在了起跑線,可生活已經告訴她如何以實力獲取自我提升。最坎坷的路她走過,最艱難的生活她經歷過,她還有什么無法面對?每次經歷她都留下堅實的腳印,每一串腳印中她都有一個自強、自信、樂觀的自我。她就是河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073班的張倩倩。
張倩倩是一個來自新鄉市輝縣農村的普通女孩,父母和四兄妹組成了一個貧困而溫馨的六口之家。為了家人能過上好日子,父母除了不分寒冬酷暑地勞作,還利用農閑時間外出打工。由于勞累過度,年過半百的父母都患上了疾病,干不了重活,這使家里的生活變得更加拮據。目睹父母掙錢的不易,雖然她很想上學,但她卻很懂事地對父母說:“爹,娘,我到八歲時再上學,我現在可以在家自學,既省錢又能幫你們干活。”上學后,當同學們回到家吃著媽媽做的香噴噴的飯菜時,她卻要給一家人做飯;當其他孩子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她要跟母親一塊去地里除草、種菜、澆水……雖如此,她的成學習績總是名列前茅。小學升初中時,她考了全鄉第一。上中學的那天,娘拉著她的手哭著說:“娃,咱不比別人家,你還有弟,一大家子都要用錢,你可要好好學習給爹娘爭氣。”
工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暑假張倩倩收到了河南科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面對喜訊,家人既高興寬慰又一籌莫展,愁的是幾千塊錢的學費。父母東拼西借好不容易籌足了學費,這使她如愿走進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2008年,她的弟弟也考上了大學。一個大學生一年的學費至少也要幾千元,加上書費、生活費、住宿費等一年至少也要八九千元啊,何況是兩個大學生!怎么辦??!當張倩倩陷入迷惘時,學校的助學貸款解決了她第二年的學費,讓她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
大學期間,她一直盡力減輕家庭負擔。她總是對父母說:“爹,娘,你們就別為我操心了,我的學雜費我有辦法,你們一定要注意身體,不要再干重活了。”她利用周末發傳單、做促銷來賺取生活費,用推銷報紙、做家教來鍛煉自己,掙錢補貼家用……最難忘的是當“小蜜蜂”的經歷,在寒冷的冬天里,她站在街頭說盡好話換來的是冷眼相對和不理不睬??粗閭円粋€個都放棄了,她不斷地告誡自己:對別人來說這些錢不算什么,可我很需要這筆錢,堅持就是勝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她堅持到了最后。晚上當她拿著那來自不易的80元錢時,她知道那不僅是自己的辛苦所得,更是自己堅強毅力和信念的體現。同學問她怎么可以那么厲害,她只是笑笑說:“堅持!”
假期她也閑不住。暑假她回家開辦輔導班,寒假她留在洛陽做兼職直到大年三十。大二暑假對她的影響最大。她和一個高中同學在鄰村開了一個輔導班,剛開辦不久,她就體會到了什么叫禍從天降。姐姐因車禍折了胳膊,肇事者逃逸讓她的家庭不得不獨自承擔起巨額醫藥費。那一個月,母親在市醫院照顧一直昏迷不醒的姐姐,父親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她一人。她每天早早起床,收拾房間、做飯、喂豬,再步行去給學生上課。中午頂著烈日回家洗衣物,下午接著上課。晚上6點放學后她去地里拔草,7點半開始給鄰居家的女兒補英語,9點半學生走后,她開始準備第二天的課程。期間,她還在一個表哥的幫助下用一天假期給7畝玉米施了肥。辛苦的一個月,充實的一個月,她明白了母親的艱辛,體會到了血濃于水的親情,也更深刻得感受到了做老師的不易。
張倩倩非常珍惜上大學的機會。她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每門課都獲得了優異成績,專業四級、八級都取得良好成績,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她深知大學生應該全面發展,積極參加學校里的各項活動:大一時,她參加了宣傳奧運知識活動,參加英語話劇比賽;大二時,帶領大家學習科學發展觀,組織外教和同學一起下鄉支教;大三時,她組織慰問司機活動,擔任《外語人》編輯,“春雨•心聲”文學社編輯部部長;當班長后,班里開展獨家特色口語角、展現風采小品賽、唇槍舌戰辯論賽等一系列活動,豐富了同學們的生活,班級被評為“五四紅旗團支部”。她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她被評為洛陽市“鑫融基杯”誠信自強大學生、 “三好學生”、“優秀團員”、“模范團干”,獲得“英語演講比賽”優秀獎、“健美操比賽”優秀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知識競賽”優秀獎等榮譽。在學校這個舞臺上,張倩倩大膽地表現自己,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她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大四,她選擇了考研。大家都說備考研究生的過程很折磨人,但她覺得每天都很充實,都可以學到新知識,這種經歷是人生的一筆財富。她相信在她的努力下,會考上的理想學府,因為沒有什么不可能。另外,她會遵循誠信做人的原則,在離校前把貸款還清。
20多年的生活經歷告訴她:自強者應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堅定的品格意志和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應堅信“前途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應為追求高遠目標不懈努力,應明白要常懷感恩之心,因為奮斗途中自己并不孤單!
成功在路上,她也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