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介紹:
中國有句古話: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2008年,一個瘦小孱弱的大三在讀女生“背父上學”的故事感動了洛陽師范學院,感動了洛陽市,也感動了整個社會。
馮楠楠,2006年考入洛陽師范學院并在國家助學貸款幫助下順利讀完大一。第二年,姐姐考上東北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妹妹考進延邊大學,一家人還未來得及高興,父親卻突發腦血栓,癱瘓在床,面對困苦家庭的雪上加霜,瘦小孱弱的她依然挺起胸膛,把自己擺到生活的最前沿,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擇,用她那并不結實的雙肩毅然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癱瘓的父親,飽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和痛苦,心里承受著難以言表的煎熬,可她無怨無悔,并在風雨中變得堅強,在艱難中學會微笑。
馮楠楠父親突發的腦血栓,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給語言、肢體、記憶等功能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甚至連自己的女兒都記不起來了。從此,她有依有靠的生活開始失去了旋律,父親的病也成了她最掛心的事。“爸爸,我一定會讓你好起來的”,她無數次地對癡呆的父親這樣講,不管父親是否還記得眼前這位女兒。那段時間她每天都要扶父親練習走路,炎熱的暑假,烈日當空,汗水常常模糊她的眼睛,讓她很害怕,害怕自己看不清路,不小心讓父親跌倒。她還說,別人常說她曬得像非洲難民,但自己卻無所謂,只要能讓父親好起來,這點苦又算得了什么。暑假結束,要返校了,她含著眼淚回到了學校,她一邊學習,一邊利用課余時間查找有關有利于父親康復的護理方案,以前不喜歡上網的她,也成了“網迷”。她還常常到醫院找大夫咨詢,去圖書館借關于醫藥方面的書,研究學習,學會了就打電話教會母親,默默地盡著作為一個女兒應盡的義務和本分。
到了秋收時節,她怕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就請假回家了,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一定要比母親干的活多。每天,她都累得不想吃飯,可是又怕母親擔心,還是裝著很輕松,像有用不完的勁兒似的。因為她心里清楚,自己必須成為母親心中的依靠,成為家庭的支柱。后來她發現在那段時間里,自己瘦了幾乎十斤。在家那些天,她反復思考自己要不要休學,怎樣才能既給學校一個交代又給父母一個交代。最終,她決定,帶著父親上學。于是,她把父親接到學校,并在學校附近租了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一個月后母親收拾完家也來到了這里,她給母親找了份工作,總算是把他們安頓了下來。母親工作一天,到很晚才回來。父親的衣食住行則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課。白天,她就在學校和“家”之間奔波,照顧父親;晚上,還要回去給父親喂藥、洗腳、活動筋骨、按摩、陪他聊天、講笑話逗他開心,安排父親睡下后才回宿舍復習功課。父親剛開始來的時候,走路很艱難,行動完全不能自理,醫生告訴她,應該盡量多運動,她就每天陪父親走路,在那條狹窄的樓梯上,瘦弱的馮楠楠每天扶著父親艱難地上下。為了調節父親的情緒,以利于康復,她還為父親買了臺舊電視機。周日,她就去找家教、做促銷掙錢,擠時間帶父親尋醫問藥。后來,她為了節省錢,就到食堂幫忙賣飯,報酬就是可以讓她和父親免費吃飽飯。寒假期間,她讓母親在“家”照顧父親,自己出去掙錢,大雪紛飛中早出晚歸,自己的手和臉都被凍傷了。在父親第49歲生日那天,她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給父親買了他最愛吃的蛋糕和水果,給父親讀幽默故事嗓子都讀啞,她停不下來,因為她想讓父親一直開心下去。
在打工時,她有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照顧父親時,她小心謹慎、無微不至;在學習上,她也刻苦努力。雖然貧困的生活使她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父親的病也使她承受著沉重的心理壓力,但在生活中,她依然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同寢室人都說:楠楠平時很愛笑的,讓人感到很親切、很溫暖;她也有一副熱心腸,樂于助人。熱心的同學們把她的事跡一傳一地傳遞了下去,她背父上學的故事感動了師院的全體師生們,先后被學校評為“自立自強之星”、“感動師院人物”。又被《洛陽晚報》所報道,震撼整個河洛大地,繼而被《教育時報》、《大河報》報道。并榮獲由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主辦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獎學金。河南科大第二附屬醫院給她父親進行了系統檢查和治療,洛陽慈善機構及全福公司也給他們送去了慰問金,學校黨總支書記、學生處處長、化學化工學院黨總支書記、輔導員等都親自看望了馮父,家鄉政府也給她父親安置了低保,她常說這些都是她記憶中熠熠生輝的珍寶,她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好好地生活、學習、工作,以回報社會。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她都積極向災區人民捐贈衣物金錢,做每一份兼職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認真做事,盡自己綿薄之力回饋社會,誠信是金,她從貸款那日起就開始操心還款,畢業時她把做兼職攢下的錢加上找朋友借的錢湊在一起還了國家助學貸款,畢業后幾個月里她又沒日沒夜地掙錢還了以前借給自己錢幫助過自己的朋友,心里的壓力才又減輕了許多。
人生至高至愛的真情就在簡簡單單的話語和動作中得到最深的詮釋。這樣一個瘦弱女孩,她的身上卻濃縮了所有堅強、積極、樂觀。日復一日的奔波讓她缺少同齡人應有的快樂,但她卻以一種坦然樂觀的心面對生活的苦難。以拳拳之心日夜照顧著父親,憑著自立自強的決心向未來挑戰。楠楠說她要感謝的人很多,但其實,她才是我們每一個人最應該感謝的人,因為她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真情、真愛和暖暖的情懷,以及身處風雨之中應有的堅毅。
Copyright(C) 2019 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河南省高校后勤管理中心 版權所有
通訊地址:鄭州市正光路與眾旺路行署國際廣場E座3樓 郵政編碼:45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