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選介紹:
鄭五州,男,漢族,河南臨潁人,1985年10月出生。2003年9月考入河南中醫學院,攻讀中醫學專業5年制本科;200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8年7月加入“三支一扶”貧困縣計劃志愿者隊伍,到河南省舞陽縣姜店衛生院工作;2010年9月考入河南中醫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在大學本科期間,曾多次獲得“先進團員”、“優秀團干”、“文明學生標兵”等稱號;志愿者服務期滿,獲得團省委頒發的“志愿者服務銀質獎章”。
特殊經歷 不屈不撓
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卻有著一位不同尋常的父親。父親是一個木匠,一個老實巴交的木匠,一個為姐弟三人的學費問題在無數個夜晚輾轉難眠,但從來沒有過一點遲疑的父親。父親曾對他說:“只要你想上學,就是砸鍋賣鐵咱也能供起你們姐弟”。父親的樸實、堅毅、自信一直刻在他的腦海,使得他刻苦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高中;2003年高考數學考砸了,無心再考剩下的科目的時候,他想起了父親對他的期盼,想起了父親的堅毅和自信,父親的精神鼓舞了他把考試進行到底的信心,最終被河南中醫學院錄取,并獲得了入學獎學金。
初入大學校園的他,從農村來到城市,有些不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對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該怎么做”等問題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老師們的幫助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很快融入了集體。他嚴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學習、生活各方面力爭上游,終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獲得了“先進團員”、“優秀團干”、“文明學生標兵”、“三好學生”等稱號。2008年在畢業即將工作中徘徊的他,積極報名參加“三支一扶”貧困縣計劃。
立足本職 自立自強
在團省委的統一安排和部署下,經過三天的崗前培訓,鄭五州于2008年7月13日來到河南舞陽縣姜店衛生院。初到這個在舞陽縣排在后兩名的鄉鎮衛生院,正如他所說的“我覺著這個衛生院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那樣,他不但沒有感到失落,反而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帶著這份希望,他與姜店鄉衛生院簽訂了兩年的服務協議,開始投身于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中,開始為姜店鄉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在熟悉完衛生院的人資和環境之后,院長為他單獨設置了一個中醫科門診,在感動自己備受重視的同時,他意識到自己肩頭的擔子是那么重、那么難挑。他開始患得患失地想:我剛畢業,臨床經驗貧乏,能不能給病人進行最恰當的處理?能不能建設好我這個中醫門診?...正在被這一系列問題困擾的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天早上走在路上,他看到了許多年邁的老人都在擺攤賣菜,他腦海中頓然萌生出一觀點:要行動、要摸索、要嘗試,既然思來想去都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那我為什么不去試著行動呢?他認為,只有嘗試著行動起來才能改變現狀!他重新燃起了斗志,遇到不懂的知識就查看書籍,不會的技能努力就向別人請教。他的第一個病人來了,是院長給介紹來的一位胃病患者,第一次“當醫生”,心里有些緊張,但是發現院長和病人都挺信任他,緊張頓時就少了大半,開始問癥狀、把脈象、看舌苔,確定了癥候,他給病人開了七付中藥,一周后,患者告訴他反酸、燒心的癥狀已經消失,這讓他倍感安慰和自信!到他門診看病的人漸漸地多了起來…之后的兩年時間里,有病人來,他就認認真真地給診斷、開方;沒病人的時候,他就看書學習。就這樣,他的門診也成了“教室”。
2009年上半年,禽流感肆虐,他被派遣至防治禽流感的第一線--發熱門診。一開始,想到這里的防護措施不到位,自己的經驗又不豐富,他心里很忐忑,擔心自己會被感染??墒且幌氲街驹刚叩穆氊?、醫生的天職,他安下了心:誰不是一步一步干出來的?我是黨員,我不來誰來呢?雖然沒有遇到真正的感染者,但他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地鍛煉,他還暗暗下定決心,要學好各種本領以面對不同的突發狀況。緊接著,手足口病來襲,他獨自一人堅守在預檢分診,為所有患者進行第一關篩選。手足口病過后,上級醫院又組織義診…緊張而忙碌的生活充實了他的每一天。他認為:“青年志愿者事業是偉大而高尚的事業,這項事業的成功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需要更多的后來者,我只是這個大廈里的一塊小磚頭,我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他深信青年志愿者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增砙,為自己是一名青年者而自豪!
心懷夢想 再度深造
在志愿服務期間,他遇見了許多中風、失眠等一系列的神經系統疾病,他開始想,為什么這么多的這類患者呢?怎么才能幫助這么多的患者解除病痛呢?他認識到:自己需要學習的太多,不掌握更深、更新的技術不行。于是,他報名參加2010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神經內科專業,通過努力,2010年6月被河南中醫學院錄取。簽訂的志愿者協議中的加分待遇,他并沒有享受,可是他沒有任何怨言。研究生入學后,在學習上他絲毫不放松,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因為他深知自己不是為了文憑,而是為了獲得智慧、獲得思維、獲得理念,為了能讓更多的病人減輕痛苦。在學校里,腦病專業的研究生需要學習的知識被公認是最多最難的,但是他說“世上無難事,只怕肯登攀;我相信,只要努力,沒有學不會的東西”。
鄭五州同學在做這些事的同時,也是在不斷地壯大自己,正是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堅忍不拔的性格,培養了他自強不息的精神。他相信:只要堅持努力,不拋棄,不放棄,明天就會更加絢麗。